14
2014/11
分享
从“鱼地笼”到千两茶包装
发布时间:
2014-11-14 12:00
来源:
从“鱼地笼”到千两茶包装
千两茶,又称“花卷茶”,是一种用花格篾篓包装用人工踩制的传统紧压茶。
晋商来湖南安化采办茶叶始于明朝将安化黑茶定为官茶前后。
据史籍记载: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签订了着名的“恰克图”条约”。恰克图的中方一侧建成了一个大商贸城,史称“我国对外贸易的‘陆上码头’”。当时茶叶为恰克图最大的买卖,占到对俄商品输出的94%。这样,为晋商提供了更大的商机。康乾盛世,安化黑茶产业进入鼎盛时期。
晋茶商从山西到安化茶山制作茶叶再运销西北至恰克图,船舱马背、骆驼运输,往返万里茶路。实行引茶制,晋商经营的是“陕引”, 一“引” 正茶100斤,还有副茶(10-28斤不等),用袋装或用篓装一“引” 茶,体积膨大,运量少,起运不方便,保管难,远不能满足恰克图市场的需求。
如何使一“引” 茶包装体积小、运量多、起运方便又容易保管?安化江南坪的北岸一村落地处资江中游(湖南第二大江)岸边,称之为“边江村”, 村上茶农也在闲时到江边捕鱼。晋茶商与茶人从打鱼船和捕鱼的“鱼地笼”习俗从中得到启示,能不能把 “鱼地笼” 捕鱼工具变成紧压茶叶的包装呢?
捕鱼的“鱼地笼”,当地俗称“籇”,呈长圆筒形,长的2米左右,短的0.6-1米,笼口处粗,编制内阻拦竹篾,逐渐缩小到底部收口成封闭状,鱼从大口进到很狭窄的底部就返不回去了,渔民就可以到鱼地笼内取鱼。晋茶商正在犯难的时候,当地茶人就联想到平时捕鱼的“鱼地笼”,遂将“鱼地笼”找来,与晋茶商一起观察、分析、研究,为什么“鱼地笼”能由一头大而逐渐变。恳煌贩獗帐窃趺捶饪诘模糠⑾钟5片以上的收紧篾,叫箍篾,用收紧箍篾将圆筒状由大逐渐收缩变。詈笫战羿碜,联想到能不能将茶叶放入竹篾筒内,用收紧篾把茶收紧呢?于是请来篾匠制篓试装,多次试验,可以装茶,但收圧得不紧,又试用小木棍绞,大木杠压,反复滚卷多次,茶压紧了。制成树干形的茶,有的露在篾空间外,在万里茶路上,运输是方便多了,却漏茶,会造成缺斤少两,不防雨水,不防潮,不防污染,影响品质……茶人们又从自用的篾斗笠、鱼船棚盖防风雨,是内外层用竹篾编制,中间用棕片和粽叶做成防风雨的斗笠和鱼船棚盖的启发,试着在装茶的篾篓内再放一层棕片和一层粽叶。安化山里盛产棕片、粽叶,取之不难,于是,“鱼地笼”改造成装茶的篾篓,采制的黑毛茶在当地经过筛分、去杂、蒸揉后,用粽叶、棕片和蔑篓将气蒸变软,茶叶灌入篓内,经过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踩茶工的绞、滚、卷、压,紧压成了树干形状的成品茶,终于获得成功。其重量就是“一引”,每支净重合老称1000两(合净重36.25公斤)。时称“千两茶”,又称“花卷茶”。这样,运量成倍增加,船舱马背、驼运方便,能防风雨。运至山西和恰克图市。⑾植枰毒吠境な奔淙丈挂孤,陈化成熟,粽叶、棕片、竹篾几种天然植物与茶叶的相互渗透,茶叶品质得到了提升,其茶风味独特,香气纯正,茶色明亮甘淳,耐泡耐收藏,卖相更好,获利更丰。晋茶商为之十分高兴。
用花格篾篓制作“千两茶”的是何年代?也许是在清雍正或乾隆年间。但至现在的证据表明,在清嘉庆年间就有了名叫“千两茶”的茶名见之于文字:如《晋·祁县大德诚文献》手抄本记载,大德诚三和茶庒在清嘉庆年间来安化边江村刘迪吉的生记茶行办茶,“一块茶一千两,故又称千两茶”;北京故宫愽物院有在清·嘉庆年间的园柱形茶上面有“25号树形花卷茶共两块”的字样;山西榆次晋茶商郭化成于清嘉庆17年(1812年)创办源远长茶号,在安化制销茶叶至恰克图,以“千两茶”为主。郭化成的后人郭年长的小老婆是安化县杨林乡人。
随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积淀,千两茶的包装--花格篾篓不断地改进,更科学,技艺更规范,茶压得更紧。发展到现在,千两茶的花格篾篓已标准化人工制造。
千两茶的花格篾篓由箍篾和篓篾两部分组成。篐篾,必须是竹青篾,茶紧压靠箍篾的作用,一般为7根,茶压紧后是7个篐;篾篓,是黄篾,用第二或第三层篾,内贴棕片和粽叶再灌装茶叶。花格篾篓又分三种类型,即贡篾篓,用篓篾为24根,精篾篓为18根,毛篓篾为15根,分别制成花格篾篓。一般用精篾篓压制千两茶,精品茶则用贡篾篓包装。千两茶重量为16两/斤老称1000两(36.25公斤)、茶柱长1.5米,围径1.95尺。因采用的茶叶是二级三等和三级二三等(即6-9等)茶叶,其梗是花白梗,包装是花格篾篓,所以,千两茶又称之为“花卷茶”。
千两茶是安化黑茶中的奇葩,以其原始古朴的包装外形和独具特色的茶品风味以及其传统独特的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是中国黑茶茶文化的经典,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有“世界茶王”之称誉。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