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20/05
分享
青海茶事,认真是这片土地上的信仰
发布时间:
2020-05-27 08:32
来源:
第一次走向雪域,沿着古茶道,顺着湟水谷地到西宁。
总的来说,河湟谷地的气候并不是那么恶劣,但这只是我刚进青海时的感觉,和风日丽,回族同胞刚刚回家过开斋节。中间只隔了一天,那晚夜宿塔尔寺,醒来屋外有滴水声,我以为是下雨了。一开门,整个世界银装素裹,五月底,这里竟然飘起了大雪。
抵达塔尔寺的头天下午,我围着古寺转了好几圈,拍了一些小景。山花烂漫,一夜之间,冰封雪盖。我又沿着头天下午转山的路线走了一圈,把头天拍过的小景又拍了一遍。从夏天到冬天,不过一夜之间,没想到轮回如此之快。
雪域高原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虔诚,做茶人亦如是。4月20号出发,先后去过很多城市,见过很多黑茶经营者,只有西宁很认真的叫齐了员工,拿着笔记本,一本正经的让我做了一次内部分享。如今,掌握青海边销茶渠道的依然是西宁供销联社,他们在西宁万达广场附近有旗舰店,店里布局像一个超市,两个门面的开间,其中一个门面做了新式茶饮。
店外有自然流量,就我坐在店里分享的那一个多小时里,就有很多客人进来选产品。二楼一层也是他们的经营场所,做成了茶楼式包厢。店里的营业员都是些年轻漂亮的姑娘,最小的有95后,云南人,当问及具体籍贯时,她害羞的说自己是西盟人,我随口说出西盟佤族,在场的姑娘很惊讶。于很多同龄人而言,她们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与际遇去上个好大学,但是冥冥之中让她们投身到茶行业以后,那种学习的状态没变。因为当我坐在那里,和她们聊起自己考察途中的一些所获所感之时,她们都很认真的在做笔记。
做茶人在学习上的投入很大,不管是考证、学兴趣班、购买资料、游学,真正要混成茶圈老手,感觉时间和金钱都耗费不小。茶馆是一个大课堂,自己学,公司组织学,品牌给予的培训以及各类客人在茶叙的间隙传递的内容。用心工作5年以上的茶叶店员,其文化涵养的水平线很高。百家博物,涉猎很广。
西宁供销社体系与湖南安化的茶叶互动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早期是青海省民族贸易公司在主管边茶销售事宜,湖南安化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档案里,与青海的往来函件非常频繁,其中有一个六十年代后期的函件上,民贸公司在函件的角落里写了一段话,大意是希望茶厂随产品一并发5斤茶籽,民贸公司计划在西宁试种茶叶。这次见到西宁这边的朋友我提起此事,好像确实是有人在西宁种起了茶叶,不过那是实验室性质的。
一夜之间,领略四季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茶树那也肯定是一个特殊品种了。不过就西宁周边的荒山造林选择的树种来看,山坡上多种植耐寒的针叶植物,潮湿的山谷里有阔叶植物,不过也是长期生长,早就适应了这种易变环境的种类。
我在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档案里就只看到了这样一个请求,不是正式函件,看完全部档案,也找不到这件事情的后续结果了。改革开放以后,西宁这边的茶业人可能也就不再琢磨种茶这件事了,在市场逐渐开放的时代,他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销售茶叶,如何管理好自己辖区的市场。八十年代,青海省民贸公司开始在青海辖区内大面积的做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的广告。当时那种广告版面设计更像是乡村墙体广告,当然报纸上也可以刊登。说是广告,用今天的视角来看,却更接近于公告,就是公司提醒消费者,购买正版白沙溪砖茶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对边销茶存在一种固化认知,就是点对点的定点销售。雅安的进入西藏、湖北的进入内蒙、湖南的进入西北。在湖南的边销茶内部,面对市场竞争时,大家也会用那种圈地论调去谈自己的传统销区。我去年深入草原,与草原上的学者交流,我被他们嘲笑说我带着“田”字思维,看任何问题一定得理出个边界来。茶,在我们产区被划分成五花八门的产品,这些年销边的茶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米砖、康砖、普洱茶砖等等,在草原上,他们分不清这么细,把这一切都统称为砖茶。
去年,我在乌拉特后旗的蒙古包里发现,那里的牧民主要喝的是茯砖,青海牧区也以茯砖为主,但并不是绝对,雅安的藏茶在这一地区也有。我们销售产销结构确实是点对点了,但是我们忽略了草原上生活的流动性。牧民的流动性、朝圣的信众的流动性,这种高流动性,早就已经把运往这些传统销区的各种砖茶混在了一起。各自保持着各自的口味习惯,在边销茶的语境下,各省的情况都差不多,非要比个优劣,那也纯属口是心非。
不过,在所有的边销茶里,安化黑茶是重新以新的面貌回到边区的。在塔尔寺,与寺里的喇杰师父交流茶,他是个爱茶的修行人,在他的茶室里放着四方信众赠送的各种茶叶。绿茶的鲜、乌龙的香、红茶的甜各种滋味都随机的放在他茶室的窗台上,你若造访,感受到的那种滋味也是随机的。你不知道师父会给你泡哪种茶,不管哪种,都是福报。
塔尔寺里有九百多个格鲁派喇嘛,喇杰应该是比较喜欢喝茶的那一类。他的话不多,青海省有一个作家曾经写过他的故事。他15岁从学校里逃出来,只身一人来到塔尔寺。因为家里条件差,上学晚,15岁他才上小学五年级。他不愿意接受学校那种枯燥的应试教育,在自己心智成熟的年龄,开始选择了那种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面对喇杰,我们不能用一个小学五年级的视角去看他。
“人到无求品自高”,喇杰只是塔尔寺九百多个喇嘛中的一员,他们每天会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点灯、晨诵和下午辩经。那盏酥油灯,像一盏心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点亮大殿,点亮人间以及每一个磕长头跋涉而来的信念。和喇杰师父生活了两天,感受那种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敬畏,对未知的渴望,但这一切,都被佛法驯化成了一种平常心,对人对茶的平常心。观摩熬茶,是喇杰师父的指引,我觉得,每一个制茶人都值得来观摩一次。
凌晨四点钟开始,僧人对信众布施的每一片茶叶都视为珍鼎,那种虔诚与庄严,会倒逼制茶人认真去面对每一片茶叶。边销茶,是我们世俗间对一个品类茶叶的统称,一提到这三个字,对比品质,茶业人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但是在满殿僧侣的眼里,这是上天的馈赠,是助力弘法,点亮佛光心灯的信仰仪式。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